醫(yī)生穿鉛衣防輻射,患者就不怕輻射嗎?
鉛衣一種可以阻擋射線的防護服,在介入診療的過程中,通常都是需要借助醫(yī)學影響設備,在X射線的引導下完成診斷和治療,但是,X射線是一種具有輻射性的射線,所以,醫(yī)生和患者在正常情況下都是需要穿戴防護服的,但是往往我們只是看到了醫(yī)生穿戴鉛衣,而患者則并沒有配備任何防護,難道只是醫(yī)生需要穿鉛衣,患者就不需要嗎?
對于這個問題一直是爭論不休,眾說紛紜,就連國家層面也沒有很明確的規(guī)定。實際上,患者在每次進行介入診療過程中所接受的輻射劑量大多數(shù)都是在安全范圍內(nèi)的,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什么影響,鉛衣因為其比較笨重,穿脫并不是那么的輕而易舉,反而延長了檢測的時間。
在接受介入診療的時候,患者是躺在X射線可以穿透的診療床上接受治療的,所以,患者背部皮膚會直接受到射線輻射。但是曾有一篇國外發(fā)表的文章指出,患者在接受冠脈造影檢查的時候,其接受的輻射劑量平均是8.4mSv/次(毫希沃特/次),而接受經(jīng)皮冠脈介入術時平均是13.6mSv/次。其所能接受到的X射線輻射量,大約相當于拍2次胸片的輻射量。正常情況來說,短時間受到100mSv以下的輻射劑量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,是可以不穿戴鉛衣或者其他防護服的。